豆果美食CEO王宇翔:從菜譜切入美食市場是對的

                                                          發布時間:2014-03-05 20:56:15

                                                          豆果美食 CEO 王宇翔在上發表了演講,演講中提及:“很多人跟我說,如果你們現在還繼續做一個針對美食或者菜譜分享的平臺,是不是還有意義?或者說這個平臺還能做多大的規模?我現在想說的一點是,我們開始越來越多地做菜譜的外延和內涵。”今天王宇翔又和我們聊了聊他為什么認為從菜譜切入美食這個大領域是正確的選擇,下面是他的一些思考:

                                                          其實哲學里面說,我認識的世界和你認識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我認為菜譜不會這么快到達瓶頸。

                                                          首先吃是一個剛性需求。雖然服裝,出行、工作、住房,這些也是我們的剛性需求,但它們滿足的都是我們一個時間段的需求,旅游也是一樣,你不會天天想著去哪里玩,不會天天去上旅游網站。但吃是全生命周期的剛性需求,你在每一個階段都很注意它。

                                                          小時候我們的吃是由爸媽把控,這個階段你是做不了主的。但長大之后我們對吃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不注意吃的時間很少,大概也就上大學到剛剛工作這段七八年的時間會比較隨便,之后隨著結婚、生子,你關注孩子的飲食會上升的,所以這種需求量會很大。有一份報告顯示,吃的消費占中國人年均消費的 38%,餐飲、食材、調料、生鮮、物流、鍋具廚具小家電都屬于美食相關領域。

                                                          所以當你提一個領域是不是會很快遇到瓶頸,首先看這個市場的空間是否足夠大。在市場足夠大的情況下,就看你切入這個大市場的時候,切入點是不是對的?

                                                          為什么我認為菜譜是對的切入點?日本有一個菜譜網站 ,在日本上市了,市值 4、5 億美金。它的盈利模式有三點,第一是向用戶收費,50 萬道菜譜中 15 萬是付費菜譜(但向用戶收費在中國基本行不通)。第二是 cookpad 有很多廚具的廣告,有一部分電商的東西,第三就是農場(類似的廚房有點田)。

                                                          其實島國的市場飽有量是很小的,但 cookpad 可以在島國做上市。就是因為在日本,女的不會做飯,基本上就和女的長得像芙蓉姐姐一樣是一個道理。你去了解世界的飲食史的話,就知道世界上會做飯的人種就那么幾類——歐洲是南歐,美洲是南美人。在亞洲,是中國、日本、朝鮮人,因為這邊陸地特別多,資源廣闊。

                                                          但在美國,美國人會煮方便面就覺得自己會 cooking 了,還有南非人基本不做飯,可能就地取材就吃。所以中國人喜歡美食是有傳統的,為什么舌尖上的中國能那么火呢?是因為我們發現有很多傳統的東西我們都沒有吃過。

                                                          我經常會去菜市場或者超市問旁邊買菜的大媽每天是怎么做飯的,發現中國人有一個特點,我們是無目的式的購物習慣,是“逛”超市,而不是像美國人列一個 shopping list 去超市把一個個東西拿到然后結賬。中國大媽是“誒,今天胡蘿卜特價,買一堆回家”,最后某種食材能不能用得上不知道,這時她就會在家查這個食材可以用來做什么菜。

                                                          所以菜譜是決策入口的價值。

                                                          從未來來看,我們要在新的版本里做的事情是針對用戶的智能化菜譜推薦。其實說智能化或者說大數據,好像現在有一點濫大街的意思,很多人都在提,但是美食菜譜對于個人的智能化推薦的重要意義在于溯源性——相比新聞或者說閱讀方面的東西,美食對于地域的要求、每個人對于飲食的偏好、包括每個人對于身體的情況都會不同,會導致我們實際在吃東西的時候,每個人吃飯的口味和風格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們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建立了用戶、菜、口味、地域、氣候季節的模型,針對不同的人做完全不同的菜譜推薦。

                                                          因此新的方向和趨勢,不僅僅局限于在家做飯或者說美食分享這個領域,而是逐步延展到它更深遠的地方,可能會結合大家的健康,自動形成用戶的健康報告、自動形成飲食體系的推薦,可以更好地服務你自身的健康情況。

                                                          但是做美食還是很難的,因為用戶差異化太大了,比如我們喜歡車,你喜歡寶馬大奔、我也喜歡寶馬大奔,只不過是買得起、買不起的區別。但在美食上,有人喜歡吃酸的,有人喜歡吃辣的,還有人不喜歡吃香菜,它是食材、派系、口味多重元素排列組合的結果,這些都會影響推薦的準確性。

                                                          小編注:某網友 D.Kane 評價說,中國大媽那個“便宜蘿卜買一堆”的形象是作者想象中的大媽,中國的大媽買菜的時候腦袋里就已經把這幾個食材回家要做哪幾道菜規劃的清清楚楚。太小看中國大媽了,還查食譜,哪家的媽媽回家是這么干的?確實,大媽級的人物一般都不看菜譜,都在腦袋里裝著,做菜的方法都是自己千百遍摸索出來的??赡懿俗V分享網站更適合新生代、年青一代,他們很熟悉互聯網,從互聯網獲取烹飪技藝是自然而然的。

                                                          ?
                                                          Copyright © 2006-2020 衢州酷客網絡(www.saucyreviews.com) 版權所有 浙ICP備10207433號
                                                          衢州網絡公司衢州網頁設計衢州微信開發衢州軟件開發衢州微信營銷衢州手機網站 SITEMAPXML
                                                          丰满少妇岳欲乱